赛文交通网 || 自动驾驶第一城,长沙凭什么?
众所周知,长沙是享誉全国的“工程机械之都”、“国际美食之都”、“媒体艺术之都”。而这些传统定位并没有框限长沙的发展,一个个高科技、新产业标签正在取而代之。
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是怎么来的?这个还需要从2015年9月《湖南日报》的一则新闻报道说起。
(2015年9月,《湖南日报》报道杜家毫会见李泽湘)
2015年9月,《湖南日报》报道了一则“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会见李泽湘”的新闻。
李泽湘是谁?
李泽湘有许多耀眼身份:香港科技大学教授、IEEE fellow、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获得者,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成功孵化了大疆创新、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等一批明星企业......
《湖南日报》此次报道的重点是:湖南省委引入固高科技李泽湘返湘投资事件。
为什么要引入李泽湘?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此之前,湖南省委和长沙市委等领导曾远赴东莞考察过李泽湘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该基地专注于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创业孵化,湖南省委和长沙市委等领导很认同李泽湘这种创业孵化模式,当时就计划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将李泽湘引进湖南长沙。
作为湖南人,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李泽湘就开始返乡打造长沙机器人研究院的孵化平台。
而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就是李泽湘在成立以推动长沙及周边地区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发展为目标的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之前,就开始策划的人才培养与储备计划。
在湖南大学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参与机器人学院建设的各学院老师经过和李泽湘一年多的讨论,并学习借鉴国外名校的经验资源,整理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于2017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长沙是否可以聚焦一个重点去发展,打造下一个千亿产业?
这是长沙市领导高度关注的话题。
时间回到2016年某一天,长沙市委的一位领导在与李泽湘交流的时候提到:
长沙目前拥有的基础领域和未来想要大力发展的领域中涉及到“汽车”、“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现代物流”、“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
考虑到可以将长沙未来想要发展的产业和目前所拥有的产业基础结合在一起,当时就讨论是否可以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个方向,这样就可以将相关产业都串联起来......
湖南是全国第六大汽车生产基地,在新能源电池产业上有天然的优势,另外还具有北斗产业集群、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致力于打造中部物流中心。
结合湖南省现有的资源禀赋,长沙市委、市政府最终确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寄希望可以将优势资源很好地统筹起来,让长沙整个工业体系得到升华。
此外,松山湖基地的模式是长沙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可以借鉴的方法,通过完成整个生态的布局,促使每一个智能制造行业的细分领域逐步发展起来。
就这样,长沙开始行动了。
这四年
于是在2016这一年,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启动建设。
在李泽湘倡导、长沙市领导平衡各方意见,综合考虑下,湖南湘江新区建设了智能系统测试场,专门用于无人车、智能驾驶汽车、无人机等的测试。
李泽湘这边也开始招兵买马,经过前期近一年时间的筹备,2017年10月“希迪智驾”(又称“CiDi”、“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正式成立。
希迪智驾核心管理层的组建由李泽湘亲自任命,他自己更是亲自挂帅,出任董事长。更甚三顾茅庐赴美国邀请原德州仪器基尔比研究院系统研究总监、英国SURREY大学电机博士马潍先生回国,出任公司的CEO。
李泽湘多方调研发现商用车是大家认可的最先落地的智能驾驶产品,智能驾驶将有效解决物流领域的安全、能耗和人工三大难题,并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物流的安全性,使大型物流车变得更安全、更轻级、更高效,完成驾驶员与车更自然、更便捷、更舒适地交互。
于是“物流重卡”成为希迪智驾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希迪智驾已发展成300人团队的国内智能网联汽车领军企业(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评选)。并被权威评选机构清科评为“2019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
经过两年的土地征收、拆迁、修路、设备用房建设等筹备工作,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终于在2018年6月12日开园。
赛文交通网了解,测试区是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的长沙岳麓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占地面积约1232亩,总投资约18.96亿元。
一期工程测试区分为高速公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越野测试区、研发管理与调试区5大功能分区。
有8条主要测试道路和场地,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都必须经过碰撞预警、闯红灯报警、异常紧急车辆提醒等14个大项、34个小项的测试。
两个月后,“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湘江智能”)成立。
“湘江智能”的成立一方面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直面企业希望政府平台解决的痛点,搭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
自此,测试区开始通过“湘江智能”进行招商运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和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希迪智驾作为测试区运营单位股东成员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也积极参与了很多建设工作,从招商引资,到技术对接等等。
面对测试企业研发、技术标准不一,测试及应用落地场景难寻等制约发展的难题,测试区一边向外“取经”,一边向内“挖潜”。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2018年11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跻身“国家队”,被工信部授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标志着其将肩负起国家战略的使命。
当然,这也意味着测试区在场地规模、测试环境、测试场景、配套设施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等方面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
2018年年底,“湖南湘江人工智能学院”也相继揭牌成立。
据了解,该学院是由湖南湘江新区发起,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江智能、希迪智驾、百度公司、华诺星空、地平线人工智能、自兴人工智能等有关企业合作设立。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人工智能专业,只有一小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一位业界人士告诉赛文交通网,湖南湘江人工智能学院紧扣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及紧缺人才需求,致力于精准培养和输出综合素养高、实操能力强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随着7.8公里开放道路公交示范线建设起来之后,2019年年初,长沙市政府又开始筹备部署下一步发展计划——走出测试区,进入开放道路。
赛文交通网了解,希迪智驾在“7.8公里智慧公交项目”的车路协同设备部署、智慧公交改造、云平台系统三大部分均有参与。
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长沙市委、市政府原计划是准备开展“10公里城市开放道路和10公里智慧高速项目”,但考虑到本地用户的强烈需求,最后决定直接开展“双100”项目。
今年9月,“双100”项目正式启用:100公里城市开放道路和100公里智慧高速项目。
这一动作意味着智能网联车辆和普通社会车辆可以在长沙10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开放道路和100公里高速开放道路共同行驶。
在全国同类型开放的测试道路中,长沙10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开放道路是全国最大范围的自动驾驶城市开放道路。
其次场景最丰富,除自动驾驶乘用车系统测试外,还增加了载人测试内容。
而100公里高速开放道路项目分为标准路段、试验路段和示范路段,这是国内首条5G+V2X高速开放道路公路。希迪智驾为“100公里智慧高速项目”建设提供了整套全新的车路协同路侧全息感知解决方案。
四年时间,长沙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速度快到让人惊骇。
测试区自开园以来,已经为38 家企业86款车型提供了1800余场测试服务,累积测试里程达60000公里。
发展自动驾驶产业,长沙优势何在?
长沙自动驾驶产业跑的如此快,赛文交通网究其原因,不外乎四点:人才储备、产业基础、政策利好、互联网产业基因。
第一,人才储备优势。
长沙的三所“985”大学分别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比较特殊,由于它的军校属性,所以很少参与排名,但是其在计算机等前沿学科的实力国内顶尖。
湖大、中南、国防科大等高校在为长沙“自动驾驶产业”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国防科大是国内最早做自动驾驶的高校,湖大的车辆工程专业实力强大,中南的材料学科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这三所大学联合一起做自动驾驶产业似乎再自然不过了。
除了本地高校人才之外,长沙还在从一线城市“抢人”,它的抢人利器就是全国最低的房价水平。最新数据显示,长沙住宅均价也就一万上下,属于全国的“房价洼地”。长沙对于炒房的打击,全国绝无二例。
第二,产业生态基础。
长沙如今的自动驾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基础。
比如围绕车载及路侧通讯设备,引入了华为;围绕自动驾驶底盘及线控转向,引入了舍弗勒;围绕人工智能处理器,引入了地平线;围绕传感器,引入了大陆集团;围绕云控平台,引入了启迪云控;围绕自动驾驶特种车辆,引入了希迪智驾、桑德新能源汽车、中联酷哇等等。
截止目前,长沙已经拥有347家从事智能驾驶汽车相关业务的重点企业。
其中基础层企业229家,例如景嘉微、国科微。技术层企业77家,例如华诺星空、证通电子、楚天电气等。应用层企业41家,例如希迪智驾、京东无人车、三一等。
第三,政策利好方面。
在政策扶持方面,长沙也勇于吃螃蟹。
已出台了《长沙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市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等产业政策,配套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资金政策和人才政策。
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与当地政府的态度息息相关。比如百度在长沙而非北京开展Robotaxi业务,主要原因与长沙当地政府对自动驾驶的开放态度有关。
今年6月底,长沙政府正式颁布《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V2.0》,其中明确规定除了常规自动驾驶测试外,测试车辆还可以进行“载人测试”、“高速测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允许自动驾驶企业开展载人测试的城市只有长沙和广州。
第四,互联网产业。
长沙正在努力打造互联网产业这张名片。
长沙工程产业互联网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优势,大有发展空间。一方面,长沙工科高校云集,工程领域的人才众多,工程产业互联网一旦能成势,也能防止这些人才外流。
另一方面,长沙不仅有中联、三一这样的工程机械产业企业,而且整个湖南就是建筑大省,中建、中铁、中交、葛洲坝等央企都在长沙设有局级总部单位。这些优势,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作为中部城市,长沙近几年在发展互联网产业方面确实下了狠功夫。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更是对互联网企业发出热情的邀约:“我们期盼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长沙,推动形成北有北京、南有深圳、东有杭州、中有长沙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格局。”
长沙这样做,是为了打造出一张互联网名片。名片背后,是人才聚集,是产业提升,是新经济话语权,这都将为其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利好。
湖南也不乏互联网人才,据不完全估计,中国的互联网领军人才中十之有三是湖南人,而互联网风投界大佬也是湖湘人士云集,这也成就了长沙互联网产业独特的人脉资源。
写在最后
除自动驾驶产业,互联网产业,长沙也在积极培育更多千亿级产业。
长沙千亿产业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七个,分别是工程机械产业、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产业、汽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长沙花了十年时间,打造了这七大千亿产业。
千亿级产业里“深水藏大鱼”,能吸引竞争力强、引领性好的千亿级企业,并让它们发挥出中流砥柱作用,反过来进一步塑造长沙这座城市,看看华为、腾讯、大疆之于深圳,阿里之于杭州就知道了。
五年前,长沙就开始寻找未来的千亿产业,最终选择了走“自动驾驶”这条道路。
自动驾驶产业或将成为长沙的下一个千亿级产业之一,届时长沙的第一个千亿级企业将诞生于此也未置可否。